FooTinder App logo
FooTinder - 美食餐廳 x 推薦地圖PureFunc Co., Ltd
下載
FooTinder App 單色 logo

新竹市東區麵屋吉光

位於 300新竹市東區關新東路138號1樓 的 拉麵店

👇 點擊導航 👇

廣告

⭐️

星級評價

4.2 (683 則評論)

🕙

營業時間

開始營業時間: 17:00

💲

平均消費

$200-600

📍

詳細位置

廣告

💬

網友好評

更多Google地圖評論

<麵屋吉光> 以濃郁的豚骨湯頭為特點,猛擊你的味蕾 新竹有名的拉麵店,還沒到4點就已大排長龍 若是喜歡濃湯,而前來的朋友,需要更早排隊 不過只想想品嘗醬油清湯的話,快8點時前來即可很快入座 鹽味豚骨拉麵正如其名,湯頭非常的濃郁,讓人不禁想到<鷹流>的湯頭 一樣呈現豚骨的原始風味,大量的背脂與濃稠感,讓湯頭不再是湯頭,而是接近"醬汁"的等級了 夾起拉麵時,湯頭會吸附在麵上,每口都能嘗到湯頭的味道 若鹽味是有著原始風味的湯頭,那醬油就是多增加了醬香味的口感了 在湯頭中多了一分醬油的香味,品嘗到醬油的鹹味時,又能帶出一分鮮甜味,讓人口齒留香 配料有著水蓮菜,在拉麵中是挺少見的,不過其獨特的清爽口感,正好能與豚骨的重鹹味道中和 切碎的紫洋蔥,其辛辣與鮮甜味,把湯頭的風味推向更高的層次 筍乾與蔥花兩者也是配料中的常客,溏心蛋咬開後是稍微膏狀的,還會有溏心流出,這點我很喜歡,不過味道稍微偏鹹了些 極盛配置會有擺滿碗一圈的梅花叉燒肉,是如此的氣派 炙燒叉燒肉烤的香氣十足,不過我當天吃的那塊有點偏薄,用筷子就能輕鬆夾斷,希望能吃到更厚實的叉燒呢 麵體的部分能選擇粗緬或細麵還有軟硬度,在點餐時可自由選擇 個人是喜歡濃湯配細麵,麵體是含有全粒粉的,不過鹼水味道有些明顯,但我能夠接受 期間可以選擇加麵或是換成加飯,選濃湯的朋友建議加飯吃看看,飯的分量不多,大約4、5口而已 在濃湯快見底時加下去攪拌,別有一番風味 要是覺得濃湯太過濃郁、覺得膩口,也可以跟店家要清湯,使其味道清淡一些 店家提供的是冰涼的檸檬水,這點我覺得非常不錯 店家附近停車位置,對面就有一家收費停車場,騎摩托的朋友,則要往後方的停車場才會有摩托車位 自從店家修改營業時間後(假日為休息日),我就因為時間關係少前來了(哭哭 這次專程請假前來品嘗,沒想到提早前來就以大排長龍,真是超乎我的想像 真懷念以前的營業時間呢,那時還能夠搶到頭香 哈哈哈 喜歡品嘗濃湯的朋友,歡迎前來品嘗喔~

★拉麵愛好者請進→FB搜尋:『台灣拉麵愛好會』、IG:twramenclub ▎區域/鄰近地點:新竹市/新莊火車站 ▎排隊狀況:有,約一個半小時多,頭香 ▎拉麵名稱/價格:極盛鹽味豚骨拉麵+叉燒飯/330+50 ▎配置:細麵、日本味、麵硬 ★濃湯都會先賣完 ★可免費加麵或飯(數量有限)一次 上班族人生想休假又能連假通常都是休五或一,但是休一對於吃拉麵來說真的是場悲劇!『周一麵荒日』這詞可不是憑空而來,星期一超級多拉麵店都是休息時間。 我因為前兩天都有活動安排,覺得太累所以多休息一天,但是就是碰上想吃一碗麵卻幾乎都沒開的窘境。 其實本來已經想好要吃台北的某間,但是難得休假覺得又去台北有點浪費,想去遠一點的地方。於是我就這樣開著《社團專屬拉麵地圖》一路從台北看到新北再看去桃園,最後看到新竹就決定吃想試試很久的吉光! 我每次去吉光附近就是順便會去〔攝影王〕清我的相機和買附近的〔傑里麵包〕,這算是配套行程。從之前〔一幸舍〕在那的時候就是這樣的進行的,所以這次也不例外。 吉光對面就是收費的停車場,但是如果能找到路邊的話,會比較便宜一點。 店外的長椅共4張,大約可以坐10個左右,所以想要舒服的排隊就盡量早點來了。我本來以為我已經夠早了,沒想到才坐下沒多久就有人來了,然後不到4點座位就滿了... 第一次排就有見識到吉光的在新竹當地的魅力,不過如果沒有要吃濃湯其實有麵友指出不用那麼早來,可以8點快關門前來,通常好排或是可以直接進去,就也給麵友們參考。 然後可能因為有消毒,開店前清掃看到店員掃了幾隻小強,然後有一隻遺漏了,跑進白石頭內在亂竄XDD 濃湯預設有兩個口味:醬油or鹽味,清湯就只有醬油。 另外就是叉燒飯也是很快被點完的,所以想吃濃湯和叉燒飯,基本上就是要第一輪和第二輪比較保險。 營業時間到的時候,就會安排入內用食劵機點餐。 點完餐店員會收走餐劵且指示從最裡面開始坐,需要置物籃後面地上自取,店內也有提供廁所可以使用。 過程中要加麵加湯都需要再跟店員說,不過我位置比對於出餐區算是最遠,好在店員都有再關注現場狀況。 整體吃完覺得不錯,不過我自己下次應該就是會想試清湯了! ▎極盛鹽味豚骨拉麵+叉燒飯: 叉燒飯先上,蠻大一碗的,這樣50覺得蠻不錯的! 上面滿滿的美乃滋和炙燒過的痕跡,下面則是叉燒的邊角肉塊,調味我覺得偏重和鹹,單吃就會覺得有點過,需要加點湯去泡飯吃就會好一點。 麵是後上,極盛就是有一片吸睛的炙烤調味的梅花肉叉燒。 但是我拍完照要吃的時候,把叉燒夾起來翻面的時候我笑了,背面完全是叉燒原本的顏色...XDD 只有處理半邊,麵友們有發現嗎?還是我這是個案?忘記拍影片覺得,這反差超級大~ 湯頭其實豚骨的話我自己比較喜歡醬油,不過看到幾篇食記都推鹽味這次就選鹽味來試試看。 鹽味的部分我覺得把湯的豚骨原始的味道給表現出來,在吃這碗的時候,我其實聯想到鷹流本店的極濃,湯一樣有大量的背脂和濃稠感,也都是鹽味呈現。 不過第一口的時候,我覺得鹽味醬底沒有在湯內拌勻,因為我只撈上方的位置,喝到的味道明顯就是沒太多調味呈現,等到快吃完後中下那鹹味才越來越明顯,或許是湯太濃造成拌勻混合有不足? 另外我知道濃湯要配粗麵比較合適,不過自己來是偏好細麵,加上還有點飯怕粗麵會太飽。因為湯濃的關係,細麵的整個是浸在湯濃稠內部不太好夾,然後鹼水味道我覺得蠻重的。 口感軟硬適中,麵體是含有全粒粉的,不過麵香我就感受不出來,因為真的鹼水味道太明顯了。 背脂拉起的濃湯,要盡快吃,不然後面會很容易膩感浮現。 我吃到一半就覺得有感了,好在店內提供的冰水是檸檬水,可以適時的解解膩。 配料雙色洋蔥的部分我覺得是淹沒在濃湯內,效果還好。 筍乾蠻軟嫩好吃的,溏心蛋溏心是液體帶膏,調味上也是偏重和鹹。 最後我則是把湯加入叉燒飯內去混著吃才好不容易吃完,當然最後的湯我就無法了,就算要了清湯去稀釋還是無法。 BTW,清湯單喝的味道我覺得帶有一點薑的風味。 整體來說,愛喝濃湯真的吉光已經算是目前有濃湯定番少數的新竹店家,從排隊就能看出喜好的客群不過我自己已經過了這種重濃鹹的口味後,就相對沒那麼吸引我再點濃湯,下次還是吃看看清湯和其他類似店的差異應該會是目的。

很少為了吃晚餐而大排長龍,但拉麵店,我願意。 雖然選了清湯,但在點餐過程中,還是有重的,鹹味(推薦),不鹹三種,決定選推薦的。 但最後湯沒喝完,若能免費加第二球,湯應該能見底。 叉燒肉不肥這點就值得給四顆星,拉麵口感真的很吃哪!

廣告

🏙️

餐廳照片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