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Tinder App logo
FooTinder - 美食餐廳 x 推薦地圖PureFunc Co., Ltd
下載
FooTinder App 單色 logo

台北市大安區The Sunlit Teppanyaki 上林鐵板燒餐廳(同尚林)

位於 106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7巷10號2樓 的 鐵板燒餐廳 餐廳

👇 點擊導航 👇

廣告

⭐️

星級評價

4 (198 則評論)

🕙

營業時間

結束營業時間: 22:30

☎️

電話號碼

0227528569

📞📞📞
📍

詳細位置

廣告

💬

網友好評

更多Google地圖評論

位於仁愛圓環米其林推薦的高級鐵板燒, 適合坐在包廂聚餐, 老闆娘健談, 師傅,老闆手藝精湛, 食材高級豐富, 喜歡洋蔥小菜, 蔬食海鮮和牛等大飽口福, 甜點推薦冰淇淋煎香蕉, 吃一次就回不去的鐵板燒

有一種店,就是讓妳魂縈夢牽,在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上林鐵板燒,肯定是很多老台北記憶中的一塊心頭肉。 從民國68年開始,剛開始在安和路誠品對面的角,在已經拆掉的東區誠品還早非常久的那個年代,許多老外來台灣一下飛機就搭著計程車的第一站,就是上林鐵板燒。引領著鐵板燒的風潮,後來因為331暫時停業,搬到遠企,然後再搬到民生東路,最後落葉歸根回到了開始的地方敦化南路。 第一次吃到上林鐵板燒,記得已經是小學時代,中間的過程太小了沒什麼印象,只記得當年有切牛排的刀舞秀、食材放在鐵板上讓廚師面對面做的接觸,以及記憶中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甜點 - 煎香蕉,覺得很特別。後來因為搬開東區,也就沒有一直去追著要吃。 直到最近吃了梵燒肉,看到這個小的廣告,憶起了久遠的回憶,決定再來吃吃看。來的時候還有點害怕,怕記憶中的味道就此走樣,那就真的很傷心。 我們選在七夕的中午來吃,因為疫情的關係,當天沒什麼人,所以其實是很享受的環境。 店員非常地有禮貌,定位前半小時打電話詢問是否開車的細節,而且看來都是已經在店裡做非常久的店員,對於店的歷史如數家珍,所以非常的好聊。很像是紅屋的這種老店,能碰面的熟悉感在疫情之下就是一種珍貴。 接下來開始上菜。 第一道是大蒜麵包,看來不起眼,吃了卻是剛好的溫度與脆度,不會過硬,開始了今天美味的序幕。 前菜煙燻鮭魚,搭配著魚子醬、不太辣洋蔥跟酸豆,包在一起吃。不太愛吃海鮮的我,其實有點忐忑,沒想到吃了之後非常的愛,整個味道在嘴巴裡溢出來,濃淡的味道剛好,連吃完了都還有抿幾口回味一下! 來吃鐵板燒有個很棒的地方,就是可以跟廚師面對面的互動。 師傅一出場,就很有日本職人的氣勢,很有禮貌地跟大家敬個禮,老派而窩心的安定感,實在令人很舒心。詳細地介紹每一道即將要上來的食材,而且隨時注意整個鐵板料理台的清潔,其他鐵板燒油滋滋的感覺完全沒有,取而代之是一個高級料理的清爽感。 第一道主菜是白鯧,搭配塔塔醬佐蕃茄。番茄加了起司粉,所以吃起來非常香脆,本來很怕白鯧會軟爛,但果然是老功夫,煎得表皮非常脆,裡面也恰到好處,完全沒有任何的腥味。搭配上塔塔醬,很溫和滑順。 第二道胭脂蝦,配義大利的巴薩米克(balsamic)水果醋,廚師把蝦立在鐵板上,淋上自己做的特殊醬料的時候,根本是一種視覺的享受,非常美。蝦脆而不硬老,新鮮而甘甜,吃完之後有點怨恨為什麼只有兩隻。 我們點了海鮮以及海陸雙拼。海鮮餐來了一個日本的海帶芽 - 本場若布。這個海帶的特性是不會硬且容易爛,很少看到海帶也拿來煎炒,變成鋪底的配菜覺得有趣。日本的生食級干貝,超大一個,師傅說比五十元大,我認為遠遠地超過,起碼有最早的美金一元硬幣那麼大。嬰兒拳頭般大的生蠔,搭配上黃色的海膽醬,真的是非常頂級的享受。我是不太愛吃海鮮的人,甚至生蠔上來的時候還有點害怕(因為太大了),但拿著刀切下一小塊,入口整個有心花怒放的感覺,完全沒有腥味,而且吃了還想要再來一個的幸福感。干貝並沒有一絲一絲的感覺,吃起來非常滑順帶有水分。 吃套餐的時候,平衡感很重要,這個時候正好來了生菜,很順的接到了下一個主菜,生菜淋上加了有哇沙比的果醋,解膩,大人的味道。 主菜登場,我們點了B套餐的海陸雙拼,中間的牛肉使用prime的沙朗。牛排顏色紅潤,師傅建議吃到五分熟。不得不說,這個真的是太太太好吃了,師傅先切了一片三分熟的給我,吃原味,整個牛肉非常鮮甜,再慢慢地伴著我們吃的速度,一片一片切給我們,第二片搭配了胡椒跟鹽巴,再上來則是搭配加了不會太辣的切小蒜,結果太開心了急著享受,吃到忘記拍照,想起來的時候只剩下一片以及特別節日送的牛筋。牛肉甘甜軟嫩,但牛筋脆卻又不黏牙,整個份量控制得非常好,一點都不會太撐,大概八分飽得剛剛好,非常的圓融滑順。 最後的記憶來了-煎香蕉加龍眼蜜。上面的麵包粉呈現黃黃的,問了之後原來是使用麵包粉沾蛋汁。這個煎香蕉有名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是上林鐵板燒發明的,跟日本東京的煉瓦亭一樣,在料理的歷史上留下了痕跡。 總的來說,這餐吃得完美,沒有破壞以前的記憶,料理新鮮好吃,順序搭配得平衡溫和,沒有多一分或減一分的困擾,是那麼地剛剛好。加上店員與師傅給予了現代餐廳少有的人情味,沒有刻意而不自然的員工訓練,完全發自內心的聊天。老店雖然是新裝潢,但品牌的歷史感灌注在每一個細節之上,對比現在很多高檔餐廳有著適宜的價格,米其林餐盤連續三年的得獎,其實真的只是在完美上面,錦上添花。

食物,源於自然與人們的互動 味道,來自廚師與食客的交流 說它是餐廳,又像私人招待所,更像回到自個家一樣:溫暖自在! 服務我們的阿姨、主廚、老闆老闆娘,每個人都像家人般一起聊天。從用餐環境、食材、烹飪方法,到養花施肥、小孩唸書,話題鋪天蓋地,有趣極了,很家庭式的一家鐵板燒... 每道餐點,吃得出食材品質很好,用餐環境乾淨,服務極佳,讓人很享受! 麵包烤得外酥內軟,南瓜湯入喉不燙口、有股淡淡的甜味。起司蘑菇吃來清甜,讓人一口接一口。前菜的鴨肝煎得極好,外皮酥脆內感鮮甜,搭上用葡萄熬煮的紅酒醬汁,真是絕配。配菜黑松露的香氣、去籽後的柳丁甜味,也像綠葉變成一哥般,搶走不少風采,讓人搞不清誰是主角! 超厚實的白帶魚,配上塔塔醬,襯出魚肉的香氣,這是一釣入魂、來自大海的祝福!乾煎番茄口感特殊,富有茄紅素,對身體極好,但想多吃也不可得! 有別於一般龍蝦,今天登場的是來自大西洋,帶有一對大螯的波士頓螯龍蝦,蝦膏濃郁、蝦肉彈牙、海味十足,硬生生把旁邊在日本料理界赫赫有名的高檔生食級食材 - 胭脂蝦 給比了下去。此時此刻,彷彿可以聽到胭脂蝦在吶喊:「既生瑜、 何生亮啊!」 主菜上場前,先來個有機水耕蔬菜清清口,但即便清口,卻帶來另外一番風味。微酸的sauce 爽口,蔬菜沒有澀味,三兩下便被我吃到盤底朝空、清潔溜溜。 主菜上場!用薄牛肉片包著什錦蔬菜的招牌牛肉捲吃來爽口,令人意猶未盡;老饕牛排肉味濃郁,肉汁四溢,叫人回味無窮;莎朗牛排相較於老饕,肉質更加Q彈,口感飽實令人滿足! 終場加映鐵板牛筋,焦脆口感讓人酒意大發,好想來杯清涼啤酒,無奈今日開車只好作罷。但吃到此際,肚皮面對緊接而來的高麗菜與飯後水果已經略顯疲態,無力招架。想不到最後一擊的甜點:煎香蕉冰淇淋,甜甜熱熱又冰冰的口感,讓人如沐春風、醍醐灌頂,微微的笑意浮上心頭。 一餐飯吃了將近四小時,沒有冷場,等於看了兩場電影,卻不感疲憊。 這就是美食的魔力吧⋯⋯

廣告

🏙️

餐廳照片

廣告

廣告